您的位置:首页 >五明工作室>明德工作室>动态发布>详细内容

动态发布

【“匠心·清朗”校园网络文化节】优秀案例——指尖上的清朗空间:扭螺旋,破壁垒,强素养,优效应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7-07 11:16:09 浏览次数: 【字体:

指尖上的清朗空间:扭螺旋,破壁垒,强素养,优效应


——机电工程学院  韦柳婷 杨燕华 诸葛六英

 

一、案例简介

2022年6月,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冲上热搜,烧烤店打人视频在网上流传,网友极度关注唐山警方案件侦办情况、受伤女子受伤情况;有网友分析视频中各处细节,舆论渲染烧烤店老板的不作为,使得大批网友对烧烤店老板进行网暴,部分学生跟风参与其中。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高校延迟返校,居家上网课,部分学生为宣泄长时间居家网课的不满,恶意中伤教育部指定网课平台“钉钉”,使得“钉钉”app评分历史新低1.5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个别学生在QQ班群声讨学校封校行为,“只封学校不封老师”、“喊楼”,引得群里部分同学跟风喊话……

“泛网络化”时代,网络成为舆论发酵和传播的主阵地,加剧了青年群体网络空间极化现象,处在“拔节孕穗”期的高校学生容易在群体意志裹挟下陷入“信息茧房”,引发情绪宣泄的舆论声讨、圈层对抗、道德制高点的舆论审判、集体盲思式的盲从跟风,来自“虚拟的我”和“现实的我”的矛盾冲突,从人格分裂、虚拟 成瘾、自我否定等方面加大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甚至有的演化成线下运动,危及意识形态安全。这就意味着当前亟需突破教育常规,深入剖析青年群体极化的网络样态、内生逻辑、深刻影响,坚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因时而化,营造指尖上风清气正的清朗空间

二、案例分析解决

这是典型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类问题,我们深入剖析上述网络样态案例中几个共同问题(“信息茧房”、“沉默螺旋”、情绪宣泄、盲从跟风),我们以提升学生法治意识、网络媒介素养、青年自觉为着力点,通过扭转舆论引导“沉默螺旋”,突破“信息茧房”壁垒,增强青年学生“媒介素养”,优化教育引领“蝴蝶效应”,引导学生乐学善思,明辨笃行。具体如下: 

信息茧房指的是学生群体在网络空间中容易因为家庭背景、兴趣相投、利益诉求集结成网络社交群在社交群内部形成与分化让意气声讨、情绪发泄等同质观点相互共振强化,形成具有信息窄化、迎合与封闭特征的“信息茧房”,他们自发的形成一个个临时的意见同盟,对某些人精辟的观点追随,极易引发圈层对抗行动。 

沉默螺旋是指在热点事件发酵的初始阶段,率先发声的舆论方更容易受到关注支持,成为压倒性的“优势意见”使得迟发声的一方被忽略或淹没,变得越来越弱,在这一强一弱、一升一降的两极交锋中舆论趋向极化。客观准确的“优势意见”的缺失,导致“权威消解”和“群体狂欢”。

1.占位发声:扭转舆论引导“沉默螺旋”,突破“信息茧房”壁垒

依托工作岗位实际,成立“小尘大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工作室,打造“明星”辅导员,创造一批优秀的网文作品、文创产品、线上线下品牌活动,主动占领网络舆论场,转变教条刻板的话语印象,主动发声,面向青年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主流价值,厚植爱国情怀凝聚价值共识,扭转舆论引导“沉默螺旋”,冲破圈层阻隔,突破“信息茧房”壁垒;成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宣讲团、网络写手、网络评论员、热点阐释团队,持续打造优秀网文、短视频等形式多样的网络作品,覆盖答疑解惑、经典诵读、热点评析、心理调适、就业咨询、榜样示范等维度丰富、数量充足、形式多样的作品;依托“学长学姐对你说”为品牌的QQ空间、抖音、快手、知乎、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围绕重点时间节点,精心设置“节点”主题育人文章,围绕“四个正确认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不为一时一事所惑,不为风险所惧,勇敢面对挑战,争做时代的弄潮儿。

2.借位发力:推行认证生态和运用算法技术激发教育对象内生动力

推行实名认证系统,在系统中设置积分排行榜系统、勋章系统,对学生群体在网络空间中的所有行为进行监控、跟踪、反馈、正向激励,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史教育、红色经典故事、“四个正确认识”等内容)有机融入,并将认证结果显示在主界面,每周或每月、每学期对榜前几名学生进行激励,满足学生成绩感需求,激发学生求胜欲、内生动力,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激发你追我赶的良好势头。

推行算法技术,实行“靶标式”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动融入算法推荐池,构建“推荐图谱”,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情感释放。深度挖掘思政课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实训课程体系中的德育元素、精神内涵,从宏观层面拓宽其广度和深度,建立一个极知识性、引领性、广博性开放式思政教育图谱,在平台中推广、靶标式投放。根据“排行榜”、“流行趋势”、“热频词”等板块,有机整合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厘清学生思想诉求。

3.越位干预:提升青年学生的“媒介素养”

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匿名性、互动性等特征,容易吱声低俗信息、谣言,辅导员以“网络法治、道德与安全”主题班会为载体,普及网络法治思维,增强法治意识和道德观念,提升网络媒介素养,提升学生对新闻信息的批判性解读能力;引导学生养成符合规范的网络伦理和行为规则,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尊法学法守法自觉做风清气朗的网络空间践行者。导学生对热点新闻的辨别可通过多家专业媒体报道文章进行对比,也可等待专业性强、可信度高的媒体机构相关报道。培育优秀学生作为“话语”领袖,充分发挥“头雁效应”,用朋辈声音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染力和感染力,回应师生关注热点,评析热点事件。

4.补位互动:激活自觉,优化教育引领的“蝴蝶效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要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和舆论生态在网络空间画好凝聚国家共识推动社会进步的“同心圆”。我们呼吁社会营造理性的多元“意见市场”,呼吁政府部门监管“一删了之”的网络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清朗空间;高校持续完善的学生舆情监控体系,建立信息员-班长-辅导员-学生科长-书记--学工领导层级递进舆情反馈机制,准确捕捉、及时化解,共同营造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同心场域”;畅通意见反馈渠道,完善沟通协商机制,让学生群体有诉可求、有诉可倾。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积极鼓励学生自觉打破依赖自媒体获取信息的习惯,拓宽信息接收渠道(报纸、电视),丰富信息来源路径,主动关注主流媒体声音,摆脱“信息茧房”的束缚。

三、思考与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当下互联网已然成为舆论集聚、斗争的主战场在这个无形战场上,能否坚持以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引领正确舆论导向,直接关系着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辅导员要充分发挥岗位优势,努力营造指尖上风清气正的清朗空间

1.要具备“互动思维”——加强与学生的有效互动,把握话语权,引发思考

辅导员要了解网络语言的时代潮流和实时变化,破除网络空间中的语言隔阂,提升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和亲和力。辅导员要以个人气质、综合素养、处世态度、道德修养等个人独特魅力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说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学生,经常与学生有效互动,把握话语权,引导学生善思笃行。

2.要学会“溶盐思维”——往网络安全教育中注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分  

辅导员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网络空间引领力,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教育能力,善于引导现实生活在网络空间中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向投射,准确引导话语方向;以智慧与温情将日常工作(日常事务管理、评优评先、班团活动)融入新媒体平台中,发布学生身边的优秀典型,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3.要具备“用户思维”——聚焦增强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黏性

辅导员要增强对学生“用户”的了解,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情感价值偏好,能够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和情绪疏导。围绕学生成长规律、兴趣爱好,利用QQ空间、抖音、快手、知乎、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开展贴合学生需求的网络安全教育系列活动,提升学生“用户”的媒介素养,引导学生乐学善思,明辨笃行,增强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黏性。

 



学院网站审核:学生工作处  王大红


【打印正文】